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发展中心转发 关于开展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课题立项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
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发展中心转发
关于开展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课题立项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
各单位:
为进一步提高我区教育科研水平,现将《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课题立项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务必高度重视,严格按照通知要求,积极组织好课题申报工作。
申报要求及所需填写的表格见“开发区课题管理群”(群号:931042447)
请各单位审报要求,将审核过的纸质材料及电子稿,报送区教师发展中心,为提高申报质量,区教师发展中心将于7月2日组织专家匿名论证评审,择优上报。
报送申报材料时间为2019年6月30日前,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王长春
联系电话:13773759900
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发展中心
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年4月26日
通教科研〔2019〕119号
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一期课题评奖及第十三期课题立项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师发展(研修)中心,各市直中学: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扎实抓好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推动学校积极探索“科研强校、科研兴教”之路,根据苏教科研[2019]24号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在全市开展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一期课题评奖和第十三期教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评审工作。
此次课题评奖及课题立项申报工作从2019年4月22日开始,截止到2019年7月5日。请各县(市、区)教师发展(研修)中心、各市直学校,根据有关文件(详见附件)要求做好相关组织工作,认真填写相关表格,准备好各项材料,在截止日期前将申报评审材料送交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南通市北朱家园路32号)董一红收,电子稿发ntsdyh@163.com邮箱。邮编:226001;电话:85158219。
逾期未报,恕不予受理。
附件:
1.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一期)课题评奖要求
2.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课题申报指南
3.教学研究(第十一期)课题参与评奖目录表
4.教学研究(第十三期)课题参与评审目录表
5.江苏省教学研究第十一期课题评奖送审材料袋(封面)
6.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第十三期)申报评审书
7.十三期课题评审书活页(2019年)
8.“基于测试分析的跟进式改革”专题研究项目参与评审目录表
9.“基于测试分析的跟进式改革”专题研究项目评审书活页(2019年)
10.“基于测试分析的跟进式改革”专题研究项目评审书活页(2019年)
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年4月22日
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综合科 2019年4月22日印发 |
附件1
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一期课题评奖要求
一、评奖资格及名额
在2019年6月前结题的南通市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一期课题以及由于特殊原因滚动到第十一期的第十期课题(需有省、市教研室开具的同意延期的书面证明)的研究成果均可参加此次评奖。各县(市、区)、市直学校参与评奖的名额不限。
二、评奖材料
参加评奖的课题须提供以下材料:
1.(1)课题申报评审书(2)开题论证书(3)中期评估表(4)结题论证书(5)结题证书(6)省级以上发表的论文。
以上材料只需复印件,需加盖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公章,上述材料按顺序装订成册。
2. (1)结题报告(2)教研成果应用情况说明(主要说明成果的推广效果,限1000字)附在结题报告后。
结题报告需提供纸质材料和电子稿,电子稿用课题名称命名,由各县(市、区)统一报送。市直学校由学校汇总报送。
3. 课题研究的其他相关成果,包括专著、教材、案例集、光盘或U盘等内容应具有推广研究成果的价值,光盘或U盘内容可以是课堂教学录像、课题展示活动、课题研究的专题介绍录像等。
4. 课题负责人填写好《江苏省教学研究第十一期课题评奖送审材料袋(封面)》(见附件5,也可在江苏省教研室网“http://www.jssjys.com”中的“课题研究”栏目中下载),粘贴于送评材料袋封面。所交参评材料不超过一盒(一般规格的文件盒,厚度10cm左右)。上报材料一般不予退还,原件材料请自留备份。
三、评比办法与标准
1.评比办法
评奖以结题报告以及教研成果应用情况说明为主,要求结题报告能够集中反映课题的研究成果和创新之处;课题录像光盘(U盘)能充分反映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能够为其他学校和教师提供借鉴;发表的论文、专著和教材须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
2.评比标准
课题研究要在理论探索上有所创新与突破,或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明显作用;课题研究须符合学术规范,体现创新,有所建树且成果丰富,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数量较多、质量较高,研发的教材实用性强。
课题研究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与促进作用。
课题研究成果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有利于促进我省教学改革和发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团结合作,共同学习,课题研究对教师以及学生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评奖程序
1.课题负责人主动申请参与评奖,并将相关材料按要求报送到各县(市、区)教研部门,各县(市、区)教研室组织初评,并将本地区送南通市参加评奖的课题排出名次。
2.各县(市、区)、市直学校将参加评奖的材料统一报送至南通市教学科学研究院董一红收,同时需发送评奖课题的结题报告电子稿、用word文档形式填写的《江苏省教学研究第十一期课题参评目录表》电子稿到ntsdyh@163.com邮箱。(见附件3,也可江苏省教研室网站http://www.jssjys.com中的“课题研究”栏目中下载)
2.我院将组织专家对各课题进行评审,评出一、二、三等奖,并择优送省参加全省评奖。获奖名单将与第十三期课题评审结果一并公布。
五、材料报送时间
材料报送截止时间:2019年7月5日,逾期将不予受理。
附件2
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课题申报指南
一、课题简介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经省教育厅同意,由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于1995年开始设立。该系列课题注重课程教学及管理实践性和应用性,主要面向全省幼儿园、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等领域的一线教师及教育教学研究管理人员。课题研究周期一般为2~3年,每两年申报一次。今年申报的是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课题。
课题分为重点课题和立项课题两种。对于重点课题,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将会给予一定的课题研究经费资助;立项课题的研究经费由课题研究所在单位承担。
为进一步深化我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项目研究工作,以评价改革促进区域教育质量提升,本期课题设立“基于测试分析的跟进式改革”专题研究项目。
二、申报资格
⒈申报对象为普通中小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教师发展(研修)中心、师范院校、教育行政以及教科研部门的集体或个人。
⒉课题负责人原则上应具有小学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否则,须由两名具有小学高级以上职称的研究人员书面推荐。尚未完成我室第十一期以及第十二期正在进行研究的教学研究课题的单位与个人不得参与此次申报。
3.课题主持人原则上只能有1—2人。
三、申报程序
⒈申报者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选题,并填写《课题申报评审书》(见附件6)和《课题评审书活页》(见附件7),将文字稿(各3份)、电子稿(用课题名称命名)报送至县(市、区)教科研部门。
⒉县(市、区)教科研部门初审后,将《课题申报评审书》和《课题申报评审书活页》(各一式3份)、本地区申报的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课题详细目录(见附件4)的纸质稿一起报送至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董一红收,电子稿一起发送至ntsdyh@163.com)。注意将《课题申报评审书活页》电子稿和纸质稿单列、单放。
⒊课题申报者需用的表格见附件,可到省教研室网站(http://www.jssjys.com)首页的“课题研究”中下载2019年度的相关表格,按照统一格式填写。
⒋省直属师范院校的课题申报材料直接报送到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其他单位的材料未经所在县(市、区)教研部门初审,一律不参加南通市评审。
⒌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择优报送省教研室参加省级课题立项申报评审。
四、申报时间
申报工作从2019年4月开始,2019年7月5日截止,逾期将不再受理。请各县(市、区)教研部门和市直学校在规定时间内,认真组织好课题申报工作,切实提高申报课题的质量。
五、报送数量
各县(市、区)和市直学校报送课题数量不限。
六、课题类别及管理方式
⒈不论是重点课题还是立项课题,课题所在单位及教育教学管理部门都应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必要的支持,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进行,切实提高课题研究质量。
⒉重点课题及市、县(区)教研员主持人的课题开题论证、中期评估检查和结题验收等课题管理工作,由省教研室组织进行;省立项课题的相关管理工作主要由南通市教科院和县(市、区)教研室共同负责;市立项课题由各县(市、区)教研室负责。专题研究项目纳入重点课题的管理之中。
⒊各课题申报单位要规范课题的日常管理,强化课题的评审、开题、中期检查评估、验收等工作,加强对课题的过程管理,杜绝“两头紧,中间松”的现象,努力通过课题研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
⒋本期课题研究周期一般为2~3年,要求在2022年12月底之前完成结题。
⒌第十三期课题的具体管理办法将在今年下半年与课题评审结果一并公布。
七、参考选题
第十三期课题研究指导思想,要紧紧围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要紧扣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课题研究人员可选择某一研究领域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个切入点进行研究,尽可能地将研究课题具体化,也可以针对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自行提出课题,但必须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
1.课程、教材与教学发展研究
新时代江苏特色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资源开发研究;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变革的研究;大数据与教学效益的研究;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课程教材和教学方式深度变革的研究;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研究;开放性教学研修的研究;中小学生综合社会实践教育研究;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研究;课程、教材与教学发展研究;中小学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实施研究。
⒉综合问题研究
新时代教育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研究;课程基地建设与辐射示范作用研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研究;民办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中介组织机制及监管研究;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国内外基础教育比较研究;高效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学生生存与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研究;小班化教学研究;流动就业人口随迁子女受教育保障机制研究;脑科学与学生学习效率的研究;中小学生学习力提升研究;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中小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研究。
⒊学前教育及特殊教育研究
“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与对策研究;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研究;幼小衔接教育研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研究;幼儿园课程开发研究;幼儿园饮食卫生安全管理研究;幼儿园营养膳食研究;新入园幼儿适应性指导研究;残疾学生早期融合教育研究;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研究;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教学研究;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学前教育办园体制与机制研究等。
4.学校建设与特色发展研究
中小学建设标准研究;中小学品牌建设研究;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研究;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建设、管理与高效使用研究;百年老校教育渊源与文化传承研究;新时期中小学基层党建工作研究;共青团、少先队时代特色与活动创新研究;学生主体教育研究;新时期全媒体与学校宣传工作研究等。
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学校教育教学中树立学生“四个自信”的研究;立德树人与学科教育教学的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的研究;中小学德育课程与实施研究;学生生命教育研究;留守儿童情感教育及相关问题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和渗透研究;国防教育与学科融合性研究;运动干预心理问题的研究;学生学习风格与个性发展的研究;网络环境下学生德育工作研究等。
⒍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
健康江苏建设与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问题的研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践性研究;体育活动“一小时”与“大课间”活动的模式及实效性研究;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践性研究;校园足球理论与实践研究;学校美育工作研究;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实践性研究;戏剧进课堂的实践性研究;中小学美育教育课程教学研究;中小学体育艺术教学质量标准研究;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研究;体育、艺术教师职业标准的研究;学校食堂安全卫生与管理的研究;中小学生营养及健康研究;学生疾病防控与应急救治机制研究;学生近视眼防控研究;学生健康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
7.教育教学管理与教育评价研究
新时代教育教学评价的研究;教研室建设评价标准的研究;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新形势下中考、高考改革的研究;幼儿园、中小学安全防范工作机制研究;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管理模式研究;现代学校制度研究;校长领导力研究。质量监测的跟进式改革研究;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化实施研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学科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等;
8.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标准与能力标准的研究;提高教师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研究;教师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研究;教研员专业发展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研究;班主任工作研究;区域教师流动与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校长、园长专业化成长及培养机制研究;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等。
附件3
教学研究(第十一期)课题
参与评奖目录表
( )县(市、区)
序号 |
单 位 |
主持人姓名 |
课 题 名 称 |
联系电话 |
学 科 |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5 |
|
|
|
|
|
6 |
|
|
|
|
|
7 |
|
|
|
|
|
8 |
|
|
|
|
|
9 |
|
|
|
|
|
10 |
|
|
|
|
|
注:1.填表时注意主持人数以及单位全称
2名额不限,表格行数不够可添加
公章 负责人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4
教学研究(第十三期)课题
参与评审目录表
( )县(市、区)
序号 |
单 位 |
课题 主持人姓名 |
课 题 名 称 |
联系电话 |
课题主持人 职务、职称 |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5 |
|
|
|
|
|
6 |
|
|
|
|
|
7 |
|
|
|
|
|
8 |
|
|
|
|
|
9 |
|
|
|
|
|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 填表时注意主持人数(不得超过2人)以及单位全称
公章 负责人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5
市(区、县): 市编号: 省编号: 学 科: 江苏省教学研究第十一期课题评奖 送 审 材 料 袋(封面)
课题名称 单位名称 课题编号 课题主持人 |
县(市、区)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省辖市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附件6
编号 |
|
项目类别 |
|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
申报评审书
(2019)年度第(十三)期
课题名称:
课题主持人:
所在单位:
申报日期: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二O一九年制
填 写 说 明
1.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立项课题申报者均需填写《申报评审书》和《申报评审活页》表格。。
2.“项目类别”分为“重点”、“立项”两类。“项目类别”和“编号”由省教研室统一填写,申报人不填写。
3.本表用计算机打印或钢笔认真准确地填写。
4.《申报评审书》和《申报评审活页》打印或复印时一律用A4纸,于左侧装订成册,按相关规定报送。《申报评审书》和《申报评审活页》各一式3份。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课题主持人基本情况(1-2人) |
|
|||||||||||||||||||
姓 名(1) |
|
性 别 |
|
民 族 |
|
出生 年月 |
年 月 |
|
||||||||||||
行政职务 |
|
专业技 术职称 |
|
研究专长 |
|
|
||||||||||||||
最后学历 |
|
最后学位 |
|
|
||||||||||||||||
工作单位 |
|
手机(必填) |
|
|
||||||||||||||||
|
|
|
||||||||||||||||||
姓 名 (2) |
|
性 别 |
|
民 族 |
|
出生 年月 |
年 月 |
|
||||||||||||
行政职务 |
|
专业技 术职称 |
|
研究专长 |
|
|
||||||||||||||
最后学历 |
|
最后学位 |
|
|
||||||||||||||||
工作单位 |
|
手机(必填) |
|
|
||||||||||||||||
|
|
|
||||||||||||||||||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不含主持人) |
|
|||||||||||||||||||
姓 名 |
专业技 术职称 |
工 作 单 位 |
研究专长 |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课题主持人(2012年—2018年期间)曾担任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 |
|
|||||||||||||||||||
项目 来源 |
课题名称 |
批准时间 |
在课题中 的分工 |
完成情况 |
|
|||||||||||||||
|
|
|
|
|
|
|||||||||||||||
发 表 或 出 版 的 主 要 论 文 或 著 作(独立或第一作者) |
论文或著作名称 |
发表论文(或出版论著)的报刊(或出版社)名称及日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推荐人意见
课题主持人如不具有小学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须由两名具有小学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填写推荐意见。推荐意见包括课题主持人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组织能力”等。 |
|||
推荐人姓名 |
|
专业技术职称 |
|
研究专长 |
|
工作单位 |
|
推荐意见:
推荐人签名: 年 月 日 |
|||
推荐人姓名 |
|
专业技术职称 |
|
研究专长 |
|
工作位 |
|
推荐意见:
推荐人签名: 年 月 日 |
注:主持人为小学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者可以不打印此页。
二、课题设计论证(限8000字内,可附页)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
||||
|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
||||
|
||||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
||||
|
||||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
||||
|
||||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
|
||||
(六)预期研究成果 |
||||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负责人 |
阶段成果(限5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终成果(限3项) |
|
|
|
|
|
|
|
|
|
|
|
|
|
|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
||||
|
三、评审意见
1.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保证课题主持人所填写的《申报评审书》内容属实,课题主持人和参与研究者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同意申报。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2.县(市、区)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3.省辖市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4.省教研室审批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附件7
省统编号 |
|
十三期课题评审书活页(2019年)
课题名称:
课题设计论证(限8000字内,不得出现学校和课题组相关人员名字。)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
|||
|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
|||
|
|||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
|||
|
|||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
|||
|
|||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
|
|||
(六)预期研究成果 |
|||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阶段成果(限5项) |
|
|
|
|
|
|
|
|
|
|
|
|
|
|
|
|
|
|
|
最终成果(限3项) |
|
|
|
|
|
|
|
|
|
|
|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
|||
|
附件8
“基于测试分析的跟进式改革”专题研究项目
参与评审目录表
( )县(市、区)
序号 |
单 位 |
课题 主持人姓名 |
课 题 名 称 |
联系电话 |
主持人职 务、职称 |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注: 填表时注意主持人数(不超过2人)以及单位全称
公章 负责人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9:
编号 |
|
项目类别 |
|
江苏省教育厅基于测试分析的跟进式
改革专题研究项目
申报评审书
(2019)年度第(二)期
课题名称:
课题主持人:
所在单位:
申报日期: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二O一九年制
填 写 说 明
1.“江苏省教育厅基于测试分析的跟进式改革”专题研究项目申报者均需填写《申报评审书》和《申报评审活页》表格。
2.“项目类别”分为“重点”、“立项”两类。“项目类别”和“编号”由省教研室统一填写,申报人不填写。
3.本表用计算机打印或钢笔认真准确地填写。
4.《申报评审书》和《申报评审活页》打印或复印时一律用A4纸,于左侧装订成册,按相关规定报送。《申报评审书》和《申报评审活页》各一式3份。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课题主持人基本情况(1-2人) |
|
||||||||||||||||
姓 名(1) |
|
性 别 |
|
民 族 |
|
出生 年月 |
年 月 |
|
|||||||||
行政职务 |
|
专业技 术职称 |
|
研究专长 |
|
|
|||||||||||
最后学历 |
|
最后学位 |
|
|
|||||||||||||
工作单位 |
|
手机(必填) |
|
|
|||||||||||||
|
|
|
|||||||||||||||
姓 名 (2) |
|
性 别 |
|
民 族 |
|
出生 年月 |
年 月 |
|
|||||||||
行政职务 |
|
专业技 术职称 |
|
研究专长 |
|
|
|||||||||||
最后学历 |
|
最后学位 |
|
|
|||||||||||||
工作单位 |
|
手机(必填) |
|
|
|||||||||||||
|
|
|
|||||||||||||||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不含主持人) |
|
||||||||||||||||
姓 名 |
专业技 术职称 |
工 作 单 位 |
研究专长 |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课题主持人(2012年—2018年期间)曾担任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 |
|||||
项目 来源 |
课题名称 |
批准时间 |
在课题中 的分工 |
完成情况 |
|
|
|
|
|
|
|
发 表 或 出 版 的 主 要 论 文 或 著 作(独立或第一作者) |
论文或著作名称 |
发表论文(或出版论著)的报刊(或出版社)名称及日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推荐人意见
课题主持人如不具有小学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须由两名具有小学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填写推荐意见。推荐意见包括课题主持人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组织能力”等。 |
|||
推荐人姓名 |
|
专业技术职称 |
|
研 究 专 长 |
|
工 作 单 位 |
|
推荐意见:
推荐人签名: 年 月 日 |
|||
推荐人姓名 |
|
专业技术职称 |
|
研 究 专 长 |
|
工 作 单 位 |
|
推荐意见:
推荐人签名: 年 月 日 |
注:主持人为小学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者可以不打印此页。
二、课题设计论证(限8000字内,可附页)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
||||
|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
||||
|
||||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
||||
|
||||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
||||
|
||||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
|
||||
(六)预期研究成果 |
||||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负责人 |
阶段成果(限5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终成果(限3项) |
|
|
|
|
|
|
|
|
|
|
|
|
|
|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
||||
|
三、评审意见
1.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保证课题主持人所填写的《申报评审书》内容属实,课题主持人和参与研究者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同意申报。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2.县(市、区)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3.省辖市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4.省教研室审批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附件10
“基于测试分析的跟进式改革”专题研究项目
省统编号 |
|
评审书活页(2019年)
项目名称:
课题设计论证(限8000字内,不得出现学校和课题组相关人员名字。)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
|||
|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
|||
|
|||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
|||
|
|||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
|||
|
|||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
|
|||
(六)预期研究成果 |
|||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阶段成果(限5项) |
|
|
|
|
|
|
|
|
|
|
|
|
|
|
|
|
|
|
|
最终成果(限3项) |
|
|
|
|
|
|
|
|
|
|
|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