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珍贵历史文物 ——《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我国的珍贵历史文物 ——《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 郭烨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2. 学习课文分类别,抓住特点、展开想象的写作手法。
3.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认识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理解其所展示的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视频过渡
1. 世界发展到今天,电脑风靡全球,飞船遨游太空,然而,在厚厚的地下却冲出一支帝国的百万雄兵,它就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齐读课题)
2.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秦兵马俑》,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课文是从两个方面来介绍秦兵马俑的,哪两个方面呢?(板书: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3.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着视频中的镜头,再一次来到秦俑坑前,细细端详,静静聆听。(播放视频)
4. 好,如果说上节课,我们已经在远处、在高处,领略到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手指板书),这节课让我们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追随着视频中的镜头,去穿越千年的历史,来到一个个秦兵马俑前,去感受它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手指板书)。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初步感受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二、品读“类型”,学习写法
1. 那么,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呢?快速浏览课文的4—9自然段,找找看。
2. 课文用6个小节向我们介绍了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和马俑,这样一个小节一种类型,清清楚楚,条理分明的说明方法,叫分类别(板书)。
3. 这些兵马俑不但类型众多,而且个性鲜明,其中的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马俑我们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试试看。
(1)(骑兵俑)这是?哦,这是骑兵俑,请你来读一读,嗯,我们看,从它的穿着、动作,一读就让人觉得它能骑善射,是马背上的勇士。我们一起来读读。好的,我们继续。
(2)(车兵俑)这是?你说。哦,特点很突出,是吧。好,一起读。它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3)(弓弩手)这是?请你。哦,是弓弩手。读,神情是那么专注。
(4)(马俑)这个就更简单了。是——一起说。谁来读一读。真好,美国前总统里根曾在马俑前说过这样一句幽默的话:“我真担心它会踢我一脚。”(课件出示)我们对照一下图片,再来读读第二句,体会一下里根总统的感受。评价:马儿驰骋疆场的样子跃然纸上。
4. 而相对的,将军俑和武士俑就比较难分辨了。但是啊,课文向我们做了比较详细的描述,我们一起去好好地品读品读。
5. 我们首先来看将军俑。(出示图片)俗话说:“军不可无将”“国无良将莫兴兵”,秦始皇之所以能横扫六国,与其拥有众多良将是分不开的。因此,课文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将军俑。我们一起来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将军俑的。
6. 出示活动单一
(1)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第4小节。
(2)画出描写将军俑“身材、衣着、动作、神态”的词语,用一个词语概括,这是一位怎样的将军?
(3)小组成员之间尝试用小导游的方式来介绍将军俑。
7. 让我们一起把这位威风凛凛、神态自若的将军的形象读出来。
8.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位威风凛凛的将军形象留在了我们心中,下面请大家看武士俑。武士俑有什么鲜明的个性?这里有三个表示动作的词语,找出来了吗?它们都有拿的意思。在第六节中,也有两个(执和持),瞧,这儿的用词多么生动、准确啊!
9. 同是大敌当前,将军神态自若,而武士神态严峻。神态自若与神态严峻能不能互换一下?
10. 是呀,不管面对多么危险的处境,将军都要胸有成竹、神态自若。武士不同,面对战场,生死未卜,所以神态严峻,所以他做不了将军。这就是个性鲜明。作者抓住了它们的特点来写。(板书:抓住特点)
11. 之所以作者将这些兵马俑栩栩如生地再现在我们面前,除了抓住特点以外,作者还要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板书:展开想象),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借鉴。
(设计意图:通过读、画、小导游的方式,让学生品读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同时让学生了解课文分类别,抓住特点、展开想象的写法,并学习运用到平时的习作中去。)
三、“精读”神态,迁移练笔
1. 其实在课文第十自然段中写兵马俑的神态时,作者也运用了这种方法。
2. 出示活动单二
(1)默读课文第10自然段。
(2)用直线画出描写兵马俑神态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作者想象的句子。
(3)体会这种写法的妙处。
4. 交流。
5. 总结:想象的加入让兵马俑栩栩如生。作者丰富合理的想象把兵马俑写活了,使他们富有了感情。我们今后在描述物体外在形象的时候,如果加上想象,文章一定会引人入胜。
6. 我们一起来合作读读这个片段,女生读描写神态的句子,男生读描写想象的句子,其余的一起读。读的时候,我们既要注意每种神态之间的区别,又要边读边展开想象,要把想象的部分读活了。
7. 你们看到的兵马俑,就是文章中介绍的这几种神态吗?课文中其实有一个符号悄悄地告诉了我们,其实还有很多。谁发现了?
8. 这个标点给了我们一份思考,一份创造。
10.我们来看(出示图片),这是老师在网上搜集到的众多兵马俑中的一小部分。你能仿照课文第10自然段的写法,用上“有的……好像……”这样的句式也来说说其他兵马俑的神态吗?当然老师给的图片也是有限的,同学们也可以去想象它们还有哪些其他的神态。还有,即使是同一种神态,我们的想象也是不一样的呀,期待大家的精彩创作!
11.小组合作汇报。
12.同学们的生动描述,让我们又一次欣赏到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珍品。
(设计意图:通过找出第10小节中的所见、所想,让学生再次感受抓住特点、展开想象的写作方法,并让学生观察其他兵马俑的图片,想象还有哪些神态,进行迁移写作,训练学生的想象思维。)
四、总结评价,激发情感
1.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
2.难怪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引读出示最后一小节)
3.这里有一个词体现了对秦兵马俑的极高评价。是哪个词?(绝无仅有)绝无仅有是什么意思?(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独一无二。)嗯,只此一家,它和第一自然段的哪个词是相照应的?(举世无双,PPT出示)其实最后一个自然段和第一自然也是相照应的。让我们带着自豪,带着赞叹读好这两个词。
4.同学们,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兵马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秦兵马俑,已超越了国界,自1979年开馆以来,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了无数中外宾客纷至沓来,一睹它的风采,许多贵宾都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课件出示,教师引读)
(1)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2)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中国。”
(3)考古学家评价:秦兵马俑的发掘,是二十世纪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5.千言万语,凝聚着的都是一份骄傲和自豪。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各国名人对秦兵马俑的评价,多方面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同学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秦俑文化仅仅向我们敞开了一扇小小的门。其实关于秦俑的话题,秦俑的谜还有很多。
2.布置作业
老师向你们推荐两条学习途径(课件出示)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学习、研究。
(1)点击“秦兵马俑专题学习网站”,进行拓展学习。
(2)阅读余秋雨的《藏着的中国》。
(设计意图:课文仅仅向我们展示了秦兵马俑文化的一小部分,有关秦俑的文化还有很多,等待着学生去发现、探索,课上仅仅是向学生敞开了一扇小小的门,课上完了,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止,而是课外学习的开始。通过提供两条课外学习途径,让学生继续深入了解灿烂的中国文化。)
六、板书设计
规模宏大 分类别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抓住特点
展开想象
【个人简介】
郭烨,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语文教师,2013年参加工作,本科毕业,二级教师。曾有论文在《江西教育》杂志发表,获区品德优课评比二等奖。
n>2015年8月参加工作,就职于南通市小海小学。2015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在“南都杯”征文比赛中被评为“优秀辅导老师”,“平凡师爱,魅力师魂”师德征文评比中获得一等奖,“教师职业幸福感”演讲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市第九届教师专业成长优秀论文评比活动中获得三等奖。教学格言:爱心献给学生,诚心送给家长,信心留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