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教师发展中心> 研训动态

研训动态

结合中考情况 改进学科教学 ——区初中思品教研

作者:金为慧 来源: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7日 点击数:

 

结合中考情况  改进学科教学

          ——区初中思品教研

金为慧2015/7/25

 

一、学科特点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课程融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四大特性。课程的三大理念是: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思想品德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中考要求

思品中考试卷共两大部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题2分,计30分;第Ⅱ卷材料分析题,两题,计20分,卷面总分50分。思品中考范围为初一上下册,初二上下册和初三全一册,共5本教材。试卷对考点的覆盖面广,每册教材都有所涉及,同时适当向九年级倾斜,尤其重视对主干知识、核心观点的考查。

近年南通市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充分体现义务教育思想品德新课程的理念,立足学生,根植生活,关注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上下功夫。试题务实新颖,稳中有变,摈弃死记硬背,着力能力立意,重视品德践行,突出学科特色。结合近几年中考试题的分析,中考命题思想具有以几点要求:

1.遵循课标,引导教师在复习指导中重视课标的使用

紧扣《课程标准》和《中考复习指导意见》命题,不打擦边球。所有试题坚持原创、回避各地模拟题,注重公平性;注意控制难度,试题分布合理,做到“低头翘尾”,“入口宽、坡度缓、锯齿分布”。

2.回归教材,引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死教教材

试卷对基础知识的覆盖面广,每册教材,每个单元都有所涉及,同时适当向九年级倾斜,不仅考虑心理、道德领域,更注重对学生法制观念、公民意识的考查,涉及对国情内容的考查。不少试题素材取自教材,所有答案也必须从教材整合、提炼。

3.贴近生活,引导教师在创设情境中教学

全卷17道试题,均体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热点的原则。选取贴近现实生活的素材,联系社会和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设计试题,模拟现实生活场景,灵活设问,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感悟,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做出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体现了“联系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的课程理念。

4.考查能力,引导教师对学生多元能力的培养,拒绝死记硬背。

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科能力,强调学生学科素养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掌握,指引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转变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全卷没有一题是考查知识再现的,没有一道题是需要通过死记硬背来回答的。引导思品教学培养学生的质疑、创新精神,引导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避免死记硬背、填鸭式教学。

5.关注学生成长,引导思品教师的教学向提升学生学科素养转变。

思品学科不同于一般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思维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近两年思品中考的每一道试题都蕴含了命题人的这一思想。思想品德如何内化,如何践行?是思品教学的难题,通过考试来引导,是更大的难题,这也是近几年的思品中考命题人一直在探究的问题,如何在生活中提高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在这方面做了较为成功的尝试。

三、存在问题

1.教师层面的问题

(1)全区任教思品学科的教师共有18人,其中2人为英语教师兼思品课教学,专职教师16人。从年龄层次上看,大部分为中年教师,平均年龄为40岁,平均教龄18年。全体思品教师有着较为深厚的专业理论修养。平均教龄在5年以下的只有2位,大多思品教师有着较长的专业教学实践,累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另一方面不少教师工作熟练化和经验化,教育改革意识与能力不足。

(2)年龄结构中,中青年教师占主体,但校际差别大。特别是竹行中学和农场中学教师年龄结构老化,专业教师配备不足,竹行中学仍有其他学科教师兼课初一和初二思品教学的现象。

2.中考中存在的问题

(1)就材料论材料,不能上升到理论水平,不能与书本知识点对接。即“言之无理”,不得分。

(2)死记硬背知识点,但不能真正理解和感悟,面对具体的情境问题,不能灵活地学以致用,很难在中考中得分。

(3)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弱。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很大程度上在于学会“思维”。作为能力立意的考试,从背景材料中提取信息、解读信息,也是一个初中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4)审题意识不强,答非所问而失分。

在中考阅卷中,很多同学在解答材料分析题时,将“问题”和“建议”混淆;将“是什么”审成“为什么”;将“该怎么做,并说明理由”只回答了前部分,即该怎么做,却没有回答理由;没有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去组织答案等等。因此,在平时的题型训练时,需要培养仔细审题的好习惯,注意答题的角度和答题的要求。

(5)答案组织不符要求,扣分严重。

材料分析题答不全、答不规范。学科语言匮乏,口语化严重,语不成句,错别字现象较多。

(6)死记硬背罗列观点,不得分。

如答案中只有四个得分点,阅卷中发现,有考生回答了十几点之多。像这种不动脑筋,企图通过死记一个包打天下的答案来应对灵活试题的现象,要坚决予以否定。

四、改进措施

1.认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准确把握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人文性、开放性和实践性,避免概念化、孤立化地传授和记诵知识,努力使知识的学习服务于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需要。

2.关注生活,注重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服务。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资源。我们要了解和研究教材的整体布局,把握教材具体内容在单元和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任务,根据课程标准,设定鲜明而集中的教学目标。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

4.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我们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

5.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特别是情境分析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能力。

6.加强区内集体备课,在合作中缩小校际差距,提高全区教学质量和水平。